看不見的薪資營運成本 :企業在亞洲擴展中面臨的挑戰
- i-admin Singapore
- 8月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成為亞洲最有抱負的公司並非偶然,各企業積極推進,迅速在當地開展業務,並給予每個市場自主權來完成任務,例如計薪及給薪。
然而,許多企業正遇到無形的瓶頸。
人事部門依賴當地供應商來管理薪資,但這無形中減緩了他們的發展速度。
隨著跨國運營成為常態,且法規要求逐漸複雜,企業們紛紛意識到,曾經賦予高靈活度的決策,現在卻產生了問題。
地方彈性與實際需求
大多數企業在發展國際業務時,並未計劃與多個外包廠商合作。進入新市場後,大多仰賴當地團隊的協助,當法規問題得到解決後,業務就這樣繼續運行。在這樣的管理背景下,一個碎片化的系統就此形成。
而企業在檢視勞動力成本、人才配置或市場擴展時,卻發現答案往往無法及時取得、不完整或不一致。
這不僅僅是數據問題,更是決策風險。
區域可見性不再是“可有可無”的選項
過去,薪資發放被視為例行公事,雖然重要但並非決策的核心。如今這一點已經改變。
勞動力成本現在是資產負債表上最大且變化性最高的項目之一。管理階層期望能即時掌握公司動態,財務部門希望能根據員工數量進行成本預測,人資則希望能掌握跨國合規資訊及降低違規風險。
但大多數公司無法應付這些需求,無他,因為系統設計時並未充分考慮各部門間的協同運作。
企業需要的不是更多工具,而是建立聰明的管理機制和加強業務拓展。
重新思考薪資的全面性
跨區薪資策略不是要取代所有現有系統,而是要統一關鍵部分。
當公司的薪資方案從在地轉向區域性時,會發生三個變化:
1. 決策速度加快 - 數據標準化,資訊一目了然。
2. 合規風險降低 – 集中管理簡化複雜法規。
3. 團隊獲得更多時間 - 減少人工對帳及跨部門溝通,增加更多策略性空間。
重要的是,區域性管理並不代表要忽略當地需求 。好的薪資系統會以當地法規為基礎,同時串接國際。這正是讓亞洲業務更上一層樓所需要的。
企業應該重視的問題
企業應思考的,不只是「薪資外包廠商能否達到最低標準」,而是「整體薪資體系是否能支持公司未來的業務拓展」。
如果您目前使用的系統是為您的公司過去的需求設計的,那麼現在是時候重新思考未來了。
i-Admin幫助企業從碎片化管理過渡到在亞洲跨區域、合規且彈性的薪資系統。我們結合了在地專業知識及數據整合,並致力於長期合作夥伴關係,讓您安心落地並專注成長,不必時常應對突發狀況。
Comments